由于资金和晒谷场地有限等原因,大多数种植户会选择将湿谷直接拉到粮库收购点进行销售 做全产业稻路越走越宽 邱集镇陈楼粮库内,烘干机正轰鸣作业,装满稻谷的运粮车不时开进院内,工人们随即卸下湿稻谷送入烘干机进粮口。
在另一处仓库内,烘干后的稻谷通过传送履带直接进入粮仓储藏 这些稻谷都是刚刚收割运来的,正常每天的烘干量在120吨,今天得有180吨睢宁景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部负责人陈涛告诉记者,相比其他地方,邱集镇的水稻收割时间相对晚一些,所以目前公司只在陈楼粮库设置了一个收购点。
接下来在邱集水稻大范围收割时,还要根据情况增设点位才能满足收购需求 据了解,陈楼粮库是邱集镇农业公司睢宁景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完善该镇农业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该粮库可存储水稻1.4万吨,能够满足2.5万亩粮食收储,在确保粮食不受损失的同时还可以作为镇农业公司的粮食贸易中转站。
陈涛介绍:陈楼粮库共有四个仓,我们会根据市场行情,将收来的粮食大部分销售给全国各地的水稻收购商,留下2000多吨送到镇农业公司的米厂进行深加工 打造配套齐全、保障有力的稻米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仓储只是其中一环。
睢宁景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又弘介绍,当前,邱集镇在稻米全产业链的打造中,已建设绿色农产品(稻麦)基地4.2万亩、高楼冷库5000平方米、农机库超4000平方米等与水稻种植相关的基础设施,同时建有3000多平方米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农机合作社、农资经销户、种植大户都纳入了服务联盟体系。
王又弘介绍:农资、农技、市场等方面资源共享,镇农业公司进行六统一全托管式服务,从选种到机插、育秧、植保、收割、回收各环节全程跟进,实现了优质稻米的批量生产 记者了解到,统一运作带来的不仅是管理质效上的提升,更实现了成本节约和利润提升。
陈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拿育秧环节来说,镇农业公司建设的300亩塑盘育秧基地,节约了传统育秧地2700亩,为农户节约育秧、栽插等成本近300元每亩,同时给公司带来每年超200万元的净利润同时,镇农业公司结合与江西红一优粮有限公司签订的收购订单,对合作农户额外加价0.1元每斤进行收购,可为农户另外带来亩均近150元的增收。
据了解,邱集镇有耕地13万亩,其中水稻种植达12.5万亩,占全县水稻面积的五分之一目前该镇已发展优质稻米订单农业3万亩,镇农业公司总资产达2.35亿元,更打造了以仝海米业为代表的年加工能力10万吨以上大型稻米加工企业。
做优产品稻路越走越远 陈楼粮库内,陈涛正忙着指挥将烘干好的稻米按品种不同送入不同的仓库陈涛介绍:当前收的稻米品种有三个:华浙优210、万象优111和南粳9308除南粳9308属于粳米,其他两个品种都属于籼米。
这三个品种的产量高、抗病性强,具有优良的分米率、精米率、糯米率及饭粒粘度,适宜在睢宁种植 合理选用优质水稻品种是实现高产的需求,也是提高水稻品质与市场竞争力、打造自主品牌,让邱集稻米产业向优质优价迈进的发展要求。
王又弘告诉记者,着力培育稻米知名品牌是邱集镇接下来工作的着力点 优质的稻米品种需要农业专家团队的研发,为此,邱集镇专门组建了专家工作站,与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农科院、中国水稻研究所、南京机械化研究所等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战略合作关系。
万象优系列是由全国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程式华教授团队研发的,南粳9308品种由江苏省农科院培育而成邱集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农业分管负责人邱丽娜介绍,在优秀专家团队的加持下,这两个优质品种在睢宁县的推广面积已达到5万亩。
随着一批批知名的水稻种植研究专家经常来到睢宁县邱集镇串门,带来了优质作物品种和前沿生产技术,正助推着邱集镇稻米产业发展的提档升级 邱集镇大米已经注册了邱集仝海村味道邱集古黄河等品牌商标在镇农业公司的统领下,33个行政村都在发展水稻种植产业,每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50万元。
邱丽娜表示,接下来,邱集镇将以镇农业公司为牵引,持续实施品牌战略,申报注册农产品商标和地理商标,通过举办产销衔接会、订单洽谈会,强化品牌的市场开拓营销,提升邱集农业品牌的竞争力,提高邱集优质水稻的市场占有率。
这几日秋高气爽、天气晴好,邱集镇大主村党总支书记孟忠正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组织收割机进行水稻抢收今年,大主村以集体承包的形式,进行了430余亩稻田种植放眼望去,稻田里一串串金黄的稻穗弯腰微曳,昭示着喜悦的丰收。
村集体承包种植的水稻都是订单式的,销路啥的压根不需要我们操心孟忠拿着沉甸甸的稻穗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每亩地收成在一千四百斤左右,去掉成本后能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0余万元,有这保障、有这好收成,来年肯定要想法再增加种植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