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武进:从“一粒良种”到“一碗好饭” 伴着锅里的气泡噗噗声,米香从盖子缝隙跑出来,直往人鼻子里钻开盖,铲起,便是散发着清香、粒粒晶莹饱满的一碗好饭 稻花香里说丰年常州武进,位于亚热带北缘,坐拥太湖、滆湖(西太湖)苏南两大淡水湖,每平方千米陆地有1.82千米河道,是典型的江南水网地区。
立足于良好的先天优势,农业人在武字头稻米的种植版图里持续探索,撰写一粒良种到一碗好饭的武进秘籍 南来北往 破译种质密码 白米饭好吃难种,遇到的第一关就是水稻育种,用十年磨一剑形容不为过 12月来年4月,种子迁徙,前往海南南繁加速器;5月,回武进,进秧田,播稻种;6月,手工拉线,移栽秧苗;8月,趁着水稻抽穗扬花,进行配组杂交;9月下旬10月,选良种;11月12月,室内开磨观米质。
水稻育种以年为单位,经历7~8轮上述流程,优异高代稳定的种质材料会被选中,然后是赶考参加试验:1年预备试验、2年区域试验、1年生产试验,周而复始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的实验楼里,副所长朱邦辉带着团队,紧锣密鼓地筛选淘汰,为不久后去南繁做准备。
年复一年的南来北往,滴滴汗水浇灌出希望的种子今年,软玉中科、泰香粳999、武香粳900、武运粳929等12个水稻新品种通过江苏审定,武运粳7224和武运粳8351两个新品种通过安徽审定朱邦辉告诉记者,截至目前,
水稻育种,更育人从40后钮中一、江祺祥等老一辈育种专家,到去年刚进入研究所的95后研究生,稻田里的追光者组成了老中青育种研发梯队,接力实现禾下乘凉梦 神器更给力 种地更省力 1995年,武进农机局筹集资金1000万元,购买28台洋马联合收割机,武进成为全国首批用上该机器的地区;2006年,时任江苏省农业机械管理局局长的徐顺年在常州宣布,武进成为全国第一个全面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县区;2022年,我区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已达96.77%,涵盖耕翻、种植、植保、收获、烘干和机械化秸秆还田6个环节,位于全省前列。
我区将逐步提升稻麦机械化种植、秸秆机械化处理等环节农机装备质量,推进粮食生产机械提质增效区农业农村局农机管理科科长荆卫峰说 一张明白图 科技入万家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创新发展的两翼如何让新品种、新技术落地开花?。
我们所和农技推广部门联合编制了明白图随种发放,实现良种与良法配套推广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高级农艺师徐洁芬向记者展示了《高产优质高效栽培与防灾减灾技术明白图》,栽培技术、主要作业环节、施肥参数、警示气温、防灾减灾技术等文字搭配图片,将水稻种植的各个关键节点拆开了、揉碎了,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技术挂图也在不断提档升级,从最初简单的栽培管理要点,到生动形象的明白图,再到如今丰富的短视频等,不断完善着农户的使用体验徐洁芬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所里与中国水稻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等进行合作,参与编著《图说水稻》。
《图说水稻》聚焦水稻基础知识、生产管理、市场流通等领域,拍摄了24个小视频,以二维码形式附在书中,拓宽书籍的内容深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武进从一粒种子出发,聚力做好标准制定、技术集成、品质提升;中间引入现代科技,构建标准化生态示范园区;后端做好科普,全链条保质保量,将业界好米送进千家万户。
下一步,将积极探索构建农业全产业链,端牢端好武进饭碗,奋力开创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局面 ( 徐梦超 宋祎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