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村庄城市”到“智慧城市” 从阡陌交通到车水马龙、从布局散乱到规划齐整、从环境脏乱、功能单一到干净美观、应接不暇70年的发展,让睢宁这个濉水河畔的小县城变成了宜居宜业的智慧城市让生活工作在其中的见证者们惊叹不已。
系列报道《壮丽70年穿越时空话变迁》,今天来说说城市面貌的改变 23日上午,记者带着一些睢宁的老照片来到县老年大学,见到了武佩启老人一张张熟悉的场景唤起了老人的诸多回忆 武佩启:以前我们睢宁县城也就是几个自然村庄过去的老城河内那就是臭水沟,所以说连(现在的)农村也不如最繁华的地方是哪个地方呢?在老工人医院的南边那条东西巷,那叫集市口。
集市口的宽度那条街的宽度大约3米,两边有卖顶针的、有卖鞋的、有卖团篮的、有卖粪箕的 历经几十年的建设发展,包括护城河在内,流经县城的多条河道经过治理成为城市的一大风景,碧波涟涟城市道路也全部完成了更新拓宽,平整通畅。
多个大型商贸综合体给市民提供餐饮、购物、休闲等一站式服务,随处可见的公园绿地让市民有了健身、休憩之所,居民小区鳞次栉比、干净整洁 武佩启:(县城)面积整个翻了几倍道路亮堂,树木整齐划一,花带万紫千红,住房各式各样的,漂漂亮亮的,一看心里非常舒畅。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的管理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据县城管局执法大队办公室主任吴先鹏介绍,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城管执法人员一共只有60多人,因为城区小,管理内容和方式也很简陋 吴先鹏:我们因为城区管理的范围比较小,就是护城河以里这样一个地方,那时候主要管理一个就是占道经营然后就是当时老百姓非常清楚的,就是用车子推的拉大粪的,那是环卫所的。
如今,城管内容大幅增加,物业管理、渣土车运输管理、广告管理,还有路灯、绿化等等,管理队伍也充实很多,仅老城区的执法人员就有150人,而且实现了网格化管理不仅如此,城管局还自主开发了执法指挥中心数据平台,让市容市貌、群众反映的问题、工作人员更新的工作状态,全部在平台上可见运行。
朱维维:比如说我们队员在执法的过程中,我做了什么,我就直接通过这部手机记录传到我的后台然后我们后台对他进行审核,如果觉得这个确实是我们城管队员的工作范围,那我们对他进行审核通过,这个案件就完成了这样的话就方便了对他们日常工作的管理,让他们工作更加规范,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
记者:我们这边还有一个可以实时监控路面的这些(视频)? 对,他就通过球机来可以监控到路面的实时情况,如果我们在监控过程中发现有拥堵,或者一些秩序比较混乱的时候,也可以联系到队员,让他们到相应的地点进行处置。
朱维维告诉记者,到现在,指挥中心已经运行了3年3年来,他通过平台直观感受到睢宁城市管理效率的提升,看到睢宁的城市环境变得越来越美好 朱维维:其实在我们运营的第一年的时候,也就是2017年的时候,我们案件量是特别多的,每天大概是1500件,第一是同时也反映了我们一开始问题也比较集中也比较多,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案件量大概在600-800件,案件其实就是有一个大幅度的下滑,这也反映了我们管理质量的一个提升。
付方方 冯龙飞 闵亮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