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中抱子扇”扇出富民新天地 图为杨新明夫妇在教村民编织怀中抱子扇 9月4日上午,古邳镇半山村留守妇女魏倩像往常一样,来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杨新明、刘翠玲夫妇的家中,向他们学习怀中抱子扇的编织技艺。
怀中抱子扇扇型如桃,用蒲草编织成一大一小共为一体的两个扇面扇柄上编有下邳二字,也称为下邳怀中抱子扇怀中抱子扇的手工细腻、技艺堪称一绝,曾在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巴拿马银奖,被视为睢宁的民间文化名片。
但由于编织原料稀缺和前几年销售市场不好等原因,从事怀中抱子扇编织的人员日渐减少,其编织技艺几近失传 如今,杨新明夫妇俩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将这一技艺保留了下来该镇对这一古老蒲草编织的怀中抱子扇高度重视,不仅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协会,还积极推动其进行产业化发展。
杨新明夫妇俩编织的怀中抱子扇在全国各地都很畅销,给他们带来丰厚的经济收入为了能够将这门手艺更好地传承下去,杨新明夫妇和古邳中学教师朱灼红共同编写了《怀中抱子扇的编制》一书,将下邳怀中抱子扇编织列为古邳中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修课。
同时,为带动更多人致富,杨新明夫妇俩开办了培训班,教附近村民编织怀中抱子扇 魏倩高兴地说:自从跟杨新明夫妇俩学习以来,不仅掌握了这门独门手艺,每天还能赚到一二百元钱,这样的好事打着灯笼都不好找呢 古邳镇党委书记宋之廷表示,接下来将把用活乡土人才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建立怀中抱子扇产业培育基地;各村建立合作社,打造怀中抱子扇特色产业集聚区,带动当地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等就业创业。
同时,积极探索乡土人才+产业+培训基地的富民新路径,让广大乡土人才能量在古邳大地充分释放 陈静 陈士洲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