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西片区:幸福的生活笑着过 ◎徐报融媒记者 蔡思祥 龚严巍 通讯员 王珊珊 仲夏时节,在丰县师寨镇河畔田园新型社区,错落有致的房屋建筑,生机盎然的绿化植被,一幅优美的田园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河畔田园新型社区所在的湖西地区是革命老区,也是我省重点帮扶片区之一。
在省市各级的大力支持下,“十三五”期间湖西片区交出了一份优异的脱贫攻坚答卷: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人均年收入全部达到6000元省定标准,24个省定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8万元以上,平均达26.28万元。
实施涵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三大类的整体帮扶项目333个,总投资76.79亿元,完成“十三五”规划投资的129.7%;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实现全覆盖,低收入人口住房和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解决,义务教育学生因贫失学辍学问题切实杜绝,低收入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
■增强内生动力 走好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在师寨镇仇集村一栋栋羊肚菌大棚内,“第一书记”张泽滨正指导当地村民宫大姐种植水稻,忙得热火朝天羊肚菌种植后土壤中残余的大量菌丝和菇脚为水稻种植提供了天然底肥,大幅度提升了水稻种植产量。
得益于他和村党总支书记李鹏发展特色产业带动村民致富的思路,仇集村先行建成20个羊肚菌大棚,平均每棚收获3000余斤鲜菇,每棚利润6000余元,走出了一个村集体出资建大棚、种植大户技术入股、村内劳动力优先就业的抱团致富新路子。
“以前村里脏兮兮,底子薄,现在大变样”指着村部前的一片花园,张泽滨自豪地说除了羊肚菌,村里还注册薯菌最美网店,用羊肚菌撑开了群众的致富伞 在师寨镇菌光互补产业园,700多个菌菇大棚整齐排列,其中农民老魏家的大棚内,3.5万包菌菇长势喜人。
“菌包品种分毛木耳、平菇等,长成后每袋纯利至少1元钱”作为昔日的建档立卡户,他3年前在产业园承包了一个菌菇大棚“园区不仅让我们免费租大棚,还负责菌菇收购,利润的七成归我们,每年纯收入超5万元”老魏说 “产业园采取‘公司+大户+贫困户’运作模式,吸纳带动低收入农户通过获取土地租金、经营收益金、就业酬金、入股分红金实现增收脱贫。
”负责这一项目的绿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韩本国说 据丰县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间,丰县以湖西片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为统揽,通过政策引导,支持其走“生态+特色”的发展道路,着力构建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一镇一业的产业优势,促进现代农业与低收入户、经济薄弱村双赢共进。
在湖西片区,77兆瓦菌光互补项目竣工达产,吸纳带动劳动力8300余人;高标准建设洋葱、大蒜、猕猴桃等特色产业基地,带动特色果蔬高效种植65万亩;建成立华牧业100万头商品猪生产项目,推广奶牛
■构建长效机制 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没有国家的扶贫政策和农商行的扶持,就没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年近六旬的张更法是湖西片区黄楼村民,从事养猪6年,在养猪初期仅饲养2头母猪和5只小猪,当时资金紧缺,没有钱购买生猪,只能靠自有的母猪繁殖喂养。
2017年张更法从丰县农商行获得扶贫资金,从外地购买16头母猪,经过喂养繁殖,生猪数量不断增长 2018年遇上猪瘟,张更法在扶贫贷款的支持下,全是自有母猪繁殖的小猪,就连小猪吃的饲料都是自己加工配制,当年存栏的80头生猪几乎没有感染病毒,收入较为可观,平均每只利润在2500元以上。
连续两年的收入让张更发笑口常开,见人就说还是国家政策好 像张更法一样,丰县注重发挥创业带动就业、防返贫倍增效应,五年来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2.89亿元 该县还坚持以片区为试点,探索出孝老爱亲行动、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防贫保”保险等精准防贫长效机制,有效防范低收入农户返贫风险。
率先开展孝老爱亲行动试点,县镇两级按1:1比例设立2400万元专项资金,对子女为70岁以上建档立卡老人缴纳150元、200元赡养费的,对应发放奖补资金30元、40元,解决建档立卡低收入老人稳定增收问题,营造敬老孝老的社会风气;率先实施洋葱大蒜目标价格保险,有效解决因自然、市场因素导致农产品价格不稳定造成“低价伤农”现象,保障参保农户恢复再生产能力;率先实施精准防贫保险试点,设立100万元精准防贫保险基金,分类设置精准防贫标准和程序,在湖西片区试点的基础上,去年共投入463.9万元在全县推广精准防贫保险,惠及人口111.78万人,有效解决因病、因灾等返贫致贫问题,切实巩固脱贫成果。
■着眼民生改善 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生活污水处理越来越好,人民医院的医生定期来检查,如今幸福的生活笑着过”首羡镇村民张道省笑着告诉记者 丰县坚持把民生改善项目建设作为片区群众幸福的重要保障,着力提升片区群众教育、医疗、卫生等服务水平,累计实施民生改善类项目151个,总投资23.49亿元。
你看,湖西片区越来越美!结合人居环境整治,丰县引导低收入农户参与保洁、治安、护路、管水等务工增加收入,仅农村日常生活垃圾清运一项,每年帮助2000余名低收入农户人均实现增收9000元左右 你看,湖西片区越来越好!实施教育振兴工程。
新建校舍6.2万平方米、幼儿园7所,改扩建成人教育中心校5所,56所中小学教学设施设备达到省教育现代化标准;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2000余场次,片区农民就业能力明显增强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完成8所镇级卫生院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及医疗设备装备建设、29个村卫生室省标准化建设,群众就医环境显著改善。
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程,铺设污水管网38公里,接入镇级污水厂6个,新建村级污水处理站13个,铺设农村污水管网39.1公里;建设生态河道两条,治理顺河小流域水土流失面积12.8平方公里,确权划界和常态化保洁骨干河道9条,县镇村三级河长制管护体系全面建立,创成省级“水美乡村”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