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支红歌给党听 宿迁老兵苏永青:我是一个兵 爱国爱人民 每一首红歌背后都有一段故事,这些歌曲有的虽然简单质朴,却充满着力量,也迸发出了时代最强音,今天一起来听听苏永青的《我是一个兵》 在市区苏永青老人的家中,他用沙哑的音调唱着歌曲《我是一个兵》,仿佛穿过了几十年光景,回到了那段跟着党战斗的峥嵘岁月。
看到了征兵信息后,正念初二的苏永青决定参军,为国家出一份力 老兵苏永青说:“回家跟家里说一声,家里没有反对意见那时候还都是十五六岁的孩子,初中的,也都有不少报名参军” 随后,苏永青进入了军校,主要学习武器的制造和修理。
穿上军装后的苏永青到照相馆拍了一张照片,15岁的他眉目间还有些稚嫩,军装上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非常显眼在学校里,他学习的第一首歌就是《我是一个兵》,这首歌给也让苏永青对军人有了更大的向往 老兵苏永青说:“那时确实心里高兴,就无法形容的,唱这首歌时候心里就舒服。
朝鲜的两颗重磅炸弹”之一在学校学习了两年后,苏永青就加入了野战军,来到了广东。
老兵苏永青说:“从我是从一个技工开始,技工是干什么的呢?是专门修理火炮和检查火炮部队的火炮要经一段时间训练以后要经过检查,这个火炮还能不能参加战斗?部队武器要随时随地,能够应付战争才行” 由于出色的表现,苏永青被提拔为修械所所长。
” 按规定,这门炮需要送到后方工厂进行修理,但是当时一个连一共只有四门炮,少了一门火炮对于战斗力的影响非常大,于是连长找到苏永青,请他无论如何不能将火炮拉走 老兵苏永青说:“又找到参谋长,参谋长问我,怎么样有没有把握,我说把握是有但是危险存在,结果就让(我修)。
说今天是双日,把火炮修理,明天单日又到打仗的日子,这门火炮你能不能连夜弄好” 时间紧任务重,而且具有相当大的危险性,而且需要机床加工制作维修工具,于是苏永青先将草图画出来,再到友军处借了机床加工 老兵苏永青说:“我把草图装身上,到友军那去,连夜我自己加工,一直到夜里一点半到两点这样,才做好,做好以后拿回来。
我们做的东西正适合,把炮弹上的引信,在夜里将近四点拿出来了,拿下来之后我当时简直就想就地躺下了第二天一早上把这门火炮拉去战斗的” 在战斗中,苏永青从没有害怕过1962年,苏永青调到部队军械办公室,1964年转业到宿迁机械厂工作,1982年调到第二轻工业局直至退休。
苏永青的姐姐是烈士苏同仁,是宿睢地区最早的女共产党员,姐弟之间相差28岁,二人只有在苏永青一岁时见过一面由于姐姐做地下工作,直至她牺牲后才,苏永青才慢慢了解到自己的姐姐苏同仁烈士为国捐躯、努力奋斗的革命历史。
他也像姐姐一样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着 老兵苏永青说:“国家的强大,我这心里头确实是很高兴的尤其是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少不了的” 就像这首《我是一个兵》歌中唱到的:我是一个兵,爱国爱人民,革命战争考验了我,立场更坚定。
七十多年以来,每一位军人都把《我是一个兵》当军歌、战歌来唱,歌声唱响在祖国的每一寸土地苏永青是一个兵,是一个战士,是一个军人,他用自己的行动展现军人的风采和对党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