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
首页 国内 代斌:瓷盘上“绣花” 钻研传统技艺20余载 (代瓷窑众多,各具特色)

代斌:瓷盘上“绣花” 钻研传统技艺20余载 (代瓷窑众多,各具特色)

代斌:瓷盘上“绣花” 钻研传统技艺20余载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莫揽瓷器活”在江苏省宿迁中学分校,有位美术老师代斌,正是利用手中的金钢钻头,实现了在瓷器上“绣花”,也叫“刻瓷”…

代斌:瓷盘上“绣花” 钻研传统技艺20余载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莫揽瓷器活”在江苏省宿迁中学分校,有位美术老师代斌,正是利用手中的金钢钻头,实现了在瓷器上“绣花”,也叫“刻瓷”这到底是一门怎样的艺术,一起来了解下!。

  上午,记者来到宿迁中学分校,刚推开门进入代斌工作室,映入眼帘的是两排玻璃展柜,里面陈列着代斌制作的《开国领袖》、《航天英雄》等数十件刻瓷作品,人物形神兼备、生动逼真,用手摸上去,高光的地方会有明显的颗粒感。

代斌今年43岁,是江苏省宿迁中学分校的美术教师,也是宿迁唯一一名刻瓷艺术家因为父母都去大城市打工,他从小就跟祖父一起生活,每每看到祖父用钉子刻瓷,都会好奇的模仿起来  美术老师代斌说:“当时感觉到很神奇,虽然当时年龄不大,但是会想,用钉子在碗上钻,为什么不会钻碎呢?所以我也会拿钉子钻,我爷爷说你不能钻,别给碗钻坏了,因为很穷的时候,碗也是很值钱的。

”  1993年,代斌中学毕业并考取了江苏省戏剧学校,也许是受祖父影响,选择学习美术专业,1996年毕业后担任美术教师虽然素描功底了得,但平时只是当兴趣自己写写画画可一次偶然的机会,代斌到上海参加艺术展,展会上的展品琳琅满目,让他开拓了眼界,尤其是看到一位民间艺人现场演示在瓷盘子上刻画的场景,勾起了他儿时的记忆,萌发了重拾刻瓷的想法。

美术老师代斌说:“加上我有美术功底,我(开始)还拿钉子钻,但效果不明显,后来上网搜,买了金刚钻一些简单工具就开始雕刻了”  由于用力拿捏不准,他不知砸坏了多少个瓷盘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的摸索,愣是让他找到了刻瓷的门道,掌握了在瓷器上“绣花”的技能。

  美术老师代斌说:“最初,目光全都集中在这个点上,只看这个手,有时候砸偏了,就很容易把手砸破了都是铁锤,一锤下去手直接就破了,后来才慢慢找到感觉,看底边,上边不用看”  代斌告诉记者,刻瓷需要极致耐心,一块小手指大小的瓷面就要钻上300到500下,如果明暗对比度高,可能要1000多下,一个瓷盘少说也要刻半年时间。

2009年以来,代斌先后创作了多件刻瓷作品,以纯釉雕人物肖像居多,如《吴印咸》、《开国领袖》等还有反映现实生活的刻瓷作品《守望》,塑造了一位年迈的老母亲怀抱小狗而坐在家门口,她那思念,焦虑,久盼亲人归的神情令人动容。

  美术老师代斌说:“我经常回老家看到很多老人没事蹲在门口往外望,抱着小狗小猫,孤独,我突然就想到这个主题了子欲孝而亲不待,提醒广大青年在外务工要常回家看看”  多年的付出终于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和荣誉他的作品《开国领袖》在全国教师书画摄影展上获特等奖;《握手之间》入选江苏省工艺美术新人新作成果展等等;所创办的瓷刻工作坊教授数千名学生,使这项鲜为人知的传统艺术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美术老师代斌说:“我的孩子他也会,我也有这个意识,把刻瓷传承下去,我们学校也专门开设了刻瓷社团,得以大面积的传播,能更好地传承下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睢宁论坛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snlt.cn/18484.html
广告位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宿迁小彩虹

宿迁热点资讯,宿迁交流小热门,论坛整合资源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snlt88@88.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