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乡村振兴为杠杆撬动魏集发展“总开关” 魏集镇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黄河故道沿线土地整治和新农村建设为牵引,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城乡融合发展为目标,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深入贯彻县乡村振兴工程实施意见,精雕细琢重大三农项目建设,以永不懈怠的魏集精神全力打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魏集样板。
一是找准三个支点,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围绕有机稻米、核桃、枇杷、西瓜等特色农产品,到2020年建成四个万亩示范区;三年内培育32个新型经营主体,作为规范运营、标准化生产与带动农民的标杆;推行县农业公司+镇农业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四级经营体系,建设冷库和农业服务中心,吸引广大农户加入到订单农业产业链上来;通过探索股份合作等创新方式壮大集体经济收入,到2020年村均集体经济收入将超过50万元。
计划三年内建设15万平高标准厂房和辐射全镇的产业集聚区大力发展激光、智造、互联网+等新模式新业态,在创税增收的同时带动就业计划投资5.5亿元,建设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湖畔槐园田园综合体,加快旅游产品开发,以产业融合拉长乡村旅游产业链条。
二是落实四项行动,加快生态宜居建设十三五期间实施 116工程,全镇规划集中居住区8个,分别为1个镇区、1个街区和6个农村新型社区,进一步优化功能布局、提升承载能力因地制宜收集和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到2020年,农村的生活污水基本可实现有效整治;村庄垃圾将得到全面有效治理,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可达到90%;新增植树约100万株,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
三是实施五大举措,丰富乡风文明内涵计划在魏集镇湖畔槐园小区建设一座乡风文明馆,通过实物、图片、视频、文字、模型等展示形式,展现魏集乡村文化,突出文化感染、增强文化自信、留住浓浓乡愁在叶场等红色革命老区开发红色旅游,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特色。
推动移风易俗,倡导婚事新办、喜事俭办、厚养薄葬、健康生活等新风新气用村规民约督促自查自改,填补管理真空带开展好人评选,开办农民文化节、农家书屋,结合村部打造农村文化礼堂、草根舞台等,鼓励文艺志愿者组成表演团队下基层,让全镇居民共享文化繁荣成果。
开展乡风文明评议,开办道德讲堂、座谈会等,建设多彩文化墙,升级主题文化广场,作为农民身边潜移默化的宣讲团,弘扬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 我们将紧扣新时代的新要求,围绕县委、县政府制定的乡村振兴工程实施意见,一张蓝图干到底,坚定不移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魏集落地生根,为建设强富美高新睢宁做出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