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式推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徐报融媒记者 蔡思祥 龚严巍 通讯员 高磊 今年4月,丰县被国务院办公厅督查激励评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成效好、闲置土地少且用地需求量较大的地方”,奖励1000亩用地计划指标奖,是全市唯一一家获此荣誉的地区。
5月28日,丰县再传喜讯,丰县荣获2020年度“江苏省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县”,44项自然资源指标总得分位列全省第四、苏北第一 捷报频传为哪般?近年来,面对资源环境紧约束、区域协同发展高要求,丰县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体系建设与产业发展布局相结合,创新土地利用方式,坚持以保障发展大局为主线,以严守耕地红线为首职,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实现了自然资源利用方式深刻转变和利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
强化规划引领,健全节约集约用地机制 坚持规划引领发展、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精准保障用地需求一直是丰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守的原则近年来,丰县围绕“2+4+7”产业布局,按照2个核心园区、4个特色园区、7个工业集中区各自的产业功能定位,科学布局发展用地空间,促进产业发展与资源供给的空间协同。
同时,丰县还强化了园区载体平台建设,持续推进规划编制、形态提升和功能完善,按照“535+1”特色现代产业体系,通过“千企升级转型”“退城入园”“腾笼换鸟”等措施,实现产业升级和土地节约利用双赢。
同时整合定位趋同、行业交叉的园区,适当增加各园区建设用地规模,促进产业串联式、组团式集聚发展 而在健全节约集约用地机制方面,丰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工业用地项目推行工业会审制度、项目联审制度,按照《江苏省建设用地指标(2018年版)》《丰县产业项目会审管理办法》等规定,严格核定项目用地面积,对拟落地项目的产业类型、投资强度、亩均税收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2020年共召开县规委会17次,工业规委会6次,项目会审18次,核减不合理用地762亩,项目用地规模得到有效控制,土地使用更加规范 强化提质增效,促进土地资源循环利用 抢抓政策机遇、精准推进“土地增减挂钩”是近年来丰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工作重点。
2019年以来丰县共验收增减挂钩项目532个,净增加耕地面积14346亩全力争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试点,丰县常店镇被纳入国家级试点,顺河、孙楼、凤城三镇列入省级试点,发展空间格局不断优化 在土地集约利用上,丰县向地上空间要质效,对工业项目“推行多层厂房、限制单层厂房、鼓励高标准厂房”,新建工业项目,除因特殊生产工艺需要使用单层厂房的项目外,所有工业项目必须建设使用高标准厂房或多层厂房,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高标准厂房和多层工业标准厂房620万平方米。
2021年3月,丰县高标准厂房建设获评江苏省节地模式先进典型案例 “同时,丰县还向存量和低效用地要质效,推动资源循环利用,严守供地闸口,优先使用低效用地和存量建设用地,建立低效用地主动退出及强制退出倒逼机制,初步实现‘由扩大增量为主向盘活存量为主’‘由对上争取为主向内部挖潜为主’‘由全面保障为主向重点保障为主’的三个转变。
近年来,共盘活使用存量建设用地和低效用地12162.6亩,2020年丰县存量建设用地供应比率为80.09%,处于全市领先位置”丰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赵新告诉记者,丰县还建立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土地储备整理机制,滚动编制土地储备规划和年度土地储备计划,充分发挥土地储备调控作用,2020年完成土地储备5270亩,有效降低城市发展成本。
另外,丰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还建成全省第一家全域自然资源智能监管系统,布设111个高清摄像头和25个兼具森林防火预警功能摄像头,实现全县耕地、基本农田监控全覆盖通过提高执法监管水平,将耕地特别是永久性基本农田上图入库、责任到人,该县非法占用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案件基本消除,连续12年荣获“江苏省土地执法模范县”或“江苏省土地执法先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