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
首页 新闻 沛县龙固镇茅草芦苇“变废为宝”(徐州茅村龙庄未来规划最新消息)

沛县龙固镇茅草芦苇“变废为宝”(徐州茅村龙庄未来规划最新消息)

沛县龙固镇茅草芦苇“变废为宝” 通讯员 苗永乐 朱梦梦 于祥冉 过去,在沛县微山湖畔、沟渠边生长的茅草、芦苇无人问津,如今它们“变废为宝”:对于具体从事茅草、芦苇编织的农户来说,既…

沛县龙固镇茅草芦苇“变废为宝” 通讯员 苗永乐 朱梦梦 于祥冉 过去,在沛县微山湖畔、沟渠边生长的茅草、芦苇无人问津,如今它们“变废为宝”:对于具体从事茅草、芦苇编织的农户来说,既能为生活增添乐趣,又能在家门口增加收入;对于龙固镇的沛县吉田禾青工艺有限公司来说,能将农户编织的半成品变成工艺品,“漂洋过海”赚外汇。

龙固镇张王村村民宋美荣从事茅草编织已经有十多年了,每天只要一闲下来,她就坐在屋里摆弄这些从吉田禾青工艺有限公司拿来的“宝贝”,一开始家里人不理解,都希望她能找个正式工作十几年的坚持,宋美荣不仅用行动证明这个工作不孬,还带动村里8名妇女加入到编织这个行业中来。

“没有什么压力,累了可以歇会,在家里或在企业都能编,很随意”谈起茅草编织,宋美荣一脸欣喜,“最早是跟别人学的,当时自己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慢慢就入行了,现在是越来越喜欢了”屋里的一角放满了茅草,宋美荣正在认真编织着,动作娴熟,曾经的“废品”很快变成半成品,然后再送去企业加工成工艺品。

“一般一天能编100件左右,一件一元,收入还可以,最重要的是方便照顾老人和孩子”宋美荣说 走进沛县吉田禾青工艺有限公司,只见几名农村妇女分工配合,她们正在用茅草和芦苇编织着 “孩子都在外面,这里离家近,所以我就到这里编织,还能和姐妹们说说话。

”张王村村民孙素领说,“在这里上班,一点都不累,姐妹们在一起,还能相互学习请教,大家都比着干,生怕落后了”“这些工艺品由茅草编织而成,都是日本民俗用品” 在成品区,沛县吉田禾青工艺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帆指着一件件成品介绍:“这里面有新年小礼品,也有车饰品,还有祭祀用的盆饰品,像盆饰品一般每年7月份出口,新年小礼品一般每年11月份出口。

” 除了茅草和芦苇,该企业还利用杞柳加工工艺品“茅草和芦苇这两种原料都是免费的,杞柳则由种植户提供”张帆说,企业所需杞柳主要来自两个地方,一个是张王村500亩的种植基地,另外一个则是汉源街道40多亩的种植基地。

“俺家种植了5亩杞柳,效益还不错,一亩地能收4000斤左右,能卖到3000多元钱”汉源街道王楼社区种植户秦宜忠说通过加工,茅草变成新年小礼品、车饰品和盆饰品,芦苇变成苇帘,杞柳变成柳帘 “企业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将其加工成20大系列、1000余类工艺品,主要出口日本、欧洲赚取外汇,带动张王及周边村500多名农村妇女在家门口就业致富,她们人均年收入两万多元。

”张王村党支部书记张家洪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睢宁论坛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snlt.cn/44328.html
广告位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睢宁新闻网

新闻来源:睢宁融媒体中心,睢宁新闻网资源。记录美好生活记录美好爱。爱睢宁爱家乡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snlt88@88.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