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绿岛”破解畜禽粪污处置难题,获省奖补资金916万元 沛县畜禽粪污集中收集资源化利用项目厂区 本报记者 吴云 通讯员 徐小环 7月25日上午,沛县广源畜禽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吕其建打开手机上的“智能运输APP”,下单后很快就有一辆运粪车驶来,将粪污吸入车载罐体内运走,“六万只蛋鸡每天产蛋3万枚,产生的粪便也有好几吨。
不及时清理就会污染周边环境现在我只要在手机APP上下一个单子,鸡粪就可以做到日产日清,每吨只需花10元钱,解决了后顾之忧” 吕其建所说的这个智能运输APP,是沛县畜禽粪污集中收集资源化利用项目,为生态环境保护而重点建设的农业“绿岛”项目之一。
所谓“绿岛”,是指由政府投资或政府参与、多元投资,按照“集约建设,共享治污”的理念,结合“散乱污”整治、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等工作,配套建有可供多个市场主体共享的环保公共基础设施,从而实现污染物统一收集、集中治理、稳定达标排放,是帮助中小企业大幅降低污染治理成本、更好生存发展的有效措施。
吕其建的专业合作社养殖规模并不算大,单独建设和运维污染处理设施成本很高,他们承担不了,而如果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生态环境部门管控又不允许,从而导致企业发展遇阻如何才能实现“双赢”呢?农业“绿岛”就解决了这个难题。
该项目可年处理畜禽粪污18.88万吨,服务沛县境内1500余户分散的非规模化养殖场,一度积压的鸡粪、鸭粪等可以日产日清,上亿只畜禽实现“近零排放” “建设这个‘绿岛’,就是为了解决农业尤其是养殖业污染的瓶颈难题,实现生态化发展的目标。
”沛县畜禽粪污集中收集资源化利用项目负责人——徐州国新生物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继广介绍,该项目总投资1.8亿元,其中环保设施投入6000多万元,自主研发了一套畜禽粪污智能集中收集管控系统,并建立一支专业化畜禽粪污运输队,形成了完善的收集和转运体系。
养殖户在手机APP上通过创建工单、输入预估量和发起任务等步骤完成下单,后台接单后,很快就会有人上门服务 畜禽粪污通过运输车转运到厂后,采取“原料预处理—两级一体化式CSTR厌氧发酵—沼气净化—发电+提纯天然气—沼渣生产固态有机肥+沼液生产液态有机肥”为核心技术的处理工艺,将畜禽粪便通过厌氧发酵进行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
今年6月,该项目顺利通过了省生态环境厅和省财政厅组织的“绿岛”奖补资金项目专家审查会,拿到了916万元资金补贴,不仅是徐州唯一一家,而且在全省21个获奖项目中金额最高 “沛县的‘绿岛’项目体量大,处理能力强,可作为周边地区的畜禽粪污处理中心,系统工艺流程较为完善,厂区自动化程度较高,后端沼渣沼液的处理去向明确,能够形成一套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具备在全市推广的条件。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李功振博士说 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近年来,我市结合“无废城市”建设理念,围绕工业、农业、服务业三大类型,推动“绿岛”项目建设,帮助中小企业降低污染治理成本,有效推动经济生态发展,改善环境质量,逐渐形成多重目标平衡发展的格局。
农业“绿岛”的建设,能够将畜禽养殖粪污转化为清洁能源和高效有机肥,有效缓解养殖粪污带来的环境治理压力,后端生产的有机肥有效地促进了周边生态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农村生态建设、绿色GDP的创造探索出一种新模式,较好地实现了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