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小伙胡雪飞的“莓”好生活 本报讯(徐报融媒记者 刘作霖 通讯员 付达 赵鹏)近日,在睢宁县李集镇徐厂村草莓种植园里,年轻的农场主胡雪飞一边热情地招呼着络绎不绝的客户,一边为前来义务帮忙的志愿者讲解采摘注意事项。
今年27岁的胡雪飞是李集镇徐厂村胡庵组村民,说起自己的创业史,开朗的小伙儿笑称是沾了妻子的光 2019年,厌倦漂泊打工的胡雪飞带着妻儿回乡创业,凭借着在岳父那儿偷来的手艺,在村里的种植孵化园里承包了10亩地,建起了草莓种植园。
开始时技术不过关,草莓苗病死、冻死率较高,胡雪飞便到岳父家所在的睢城街道朱楼社区取经深造,提高技艺;去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又给草莓行情泼了一盆凉水,让他只能赔本赚吆喝 市场就是这样,有亏才有赚。
去年我把大棚由双膜改为三膜,提高了保湿保温性能,种植面积也扩大到近20亩目前草莓已经陆续上市,由于我们种植的红颜奶油草莓个大味美,品相又好,加之早期积累的名气和人气,每斤价格达到18元,进园采摘价更高达25元,产品仍然供不应求。
按照去年每亩2000斤的产量来算,今年我们这大棚草莓亩产值可达40000元胡雪飞说 在交谈中,胡雪飞说得最多的就是感谢、感恩和感动去年初的疫情防控中交通不便、草莓滞销,镇村有关部门主动登门寻找销路,并减免了部分租金费用;去年8月草莓苗移栽及大棚改扩建期间,胡雪飞的妻子武娟妊娠反应强烈,人手严重不足,邻近的村民和村组干部闻讯后不请自来、义务打工,帮他们渡过了难关。
今年冬训恰值草莓上市期,徐厂村党总支又将草莓园直接定为志愿服务基地,让党员干部们在工作之余,义务帮助采摘、联系市场销路 明年我准备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吸收村民来此打工赚钱,免费为村民提供技术服务,让草莓种植成为我们村民新的赚钱门路,以此回报家乡人民的关爱和支持。
胡雪飞的话语里满是对草莓园美好未来的期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