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
首页 国内 乡村新气象:“大喇叭” “声”入万家 (村里大喇叭的声音)

乡村新气象:“大喇叭” “声”入万家 (村里大喇叭的声音)

乡村新气象:“大喇叭” “声”入万家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喇叭”广播在农村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喇叭”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近年来,宿迁市全面推进应急广播体系…

乡村新气象:“大喇叭” “声”入万家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喇叭”广播在农村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喇叭”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近年来,宿迁市全面推进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广袤的乡村大地,又重新响起了“大喇叭”的声音。

  “各位村民,大家好!今天,我们接着为大家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  上午8点多,在宿豫区曹集乡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内,宣传员周彬正通过乡村“大喇叭”向村民们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嘹亮的声音响彻周边村庄,村民们侧耳倾听,了解国家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

宿豫区曹集乡村民洪亚军说:“‘大喇叭’可以听到最新的党的二十大的政策,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到的,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我们感谢党和国家对我们老百姓很重视,现在老百姓当家作主了,而且现在生活水平,日益得到提高。

”  村民刘同介绍,自己是一个老病户,平时很少外出,村里和他一样的留守老人较多,大都不怎么会使用智能手机,每天按时按点收听村里的“大喇叭”,成了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  宿豫区曹集乡村民刘同说:“听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感觉到很安心,因为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体系有持续加大(建设投入)力度。

因此,我感觉到党和国家对我们这些大病户和老年人特别关心 ”  除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新冠疫情防范,科学种田、规范养殖也是大喇叭的主要宣传内容村民张立彬承包了10多亩地,近些年,他在田间干活的时候,就通过“大喇叭”取经,成功经营起了蔬菜大棚,让家里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宿豫区曹集乡种植户张立彬说:“30多年没遇到今年的高温天气,我们通过乡里的‘大喇叭’培训,掌握了一些知识,降低到最低的损失,我挣了十来万元”  在曹集乡,像这样的大喇叭有150多套,基本达到“组组有,户户闻”,无死角,全覆盖。

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宿迁市各地更是充分发挥大喇叭时效性强、覆盖面广、收听方便等优势,用声波网构筑“空中课堂”,把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到了千家万户  宿豫区豫新街道居民蔡雷说:“让我们都能及时地听到党的好声音,了解党和国家的好政策。

”  宿豫区文广旅局党组副书记南三山 说:“党的二十大召开以后,我们区应急广播先后播放了相关的信息200多条次,真正做到了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到每个村庄,每个小区,让党的二十大精神贴近群众,深入人心”  目前,宿迁市已建成1个市级应急广播平台、8个县级平台、90多个乡镇级平台、1400多个村级平台,建设终端点位11000多个,各地日常播放时长平均达1.5小时,实现所有行政村和居民小区的全覆盖。

市文广旅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刘宝石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督促指导,确保乡村应急广播党的二十大宣传全覆盖,并创新形式,丰富内容,不断提升应急广播服务的效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乡音传党音,精神润心田这些随处可见的“大喇叭”使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起来、“动”起来、“鲜”起来,为基层群众的宣传服务打通了“最后一公里”,也让党的二十大精神传入千家万户。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睢宁论坛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snlt.cn/15103.html
广告位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宿迁小彩虹

宿迁热点资讯,宿迁交流小热门,论坛整合资源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snlt88@88.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